解决方案

智慧水务综合管控平台建设案例

发布时间:2025-01-01 浏览数:6951

一、项目背景与建设目标

1.1 治理痛点

XX区42个污水配套泵站原有污水处理系统存在三大短板:

站分散运维效率低(单次巡检耗时3-4小时)

水质异常发现滞后(传统采样检测周期≥6小时)

应急响应机制缺失(2023年雨季泵站故障导致3次内涝)

1.2 智慧升级规划

构建"1+2+N"体系:

1个中枢:水务大数据中心(日均处理数据量120GB)

2大平台:泵站智能运维平台+污水厂工艺优化平台

N端联动:4泵站+10厂区+移动终端的全场景物联

二、系统架构与技术部署

2.1 三阶物联架构


层级 技术方案 部署成果

感知层 安装485台智能传感设备(含激光液位计、三相电能质量分析仪、AI摄像头等) 数据采集频次提升至15秒/次

传输层 搭建LoRaWAN+5G混合网络(建设8个边缘计算节点) 传输延时<200ms,断网缓存≥72小时

应用层 部署百优云平台V3.6(定制开发水质预测模型) 系统可用率99.98%

2.2 核心功能模块

泵站智控系统

✅ 泵机健康度评估(振动+温度+电流多维诊断)

✅ 防汛智能联控(根据气象数据预调节抽排策略)

✅ 能耗优化算法(节电率最高达18.7%)

污水厂监测体系

▶ 在线水质分析仪集群(COD/氨氮/TP等9参数实时监测)

▶ 工艺参数自调整(基于ML的曝气量动态控制)

▶ 污泥处置监管(载重传感器+运输轨迹追踪)

三、移动端功能创新

3.1 APP功能矩阵

模块 功能亮点 用户价值

全景看板 分级预警地图(红/橙/黄三级告警可视化) 问题定位效率提升65%

远程操控 虚拟控制面板(支持设备启停、频率调节、模式切换) 应急响应时间缩短至3分钟内

智能报表 自动生成18类报告(含能耗分析日报、设备维保周期预测表等) 管理决策数据支撑度提升40%

AR巡检 结合地理围栏技术,现场扫描设备二维码自动调取运维手册 新人培训周期由2周压缩至3天

3.2 视频AI增值服务

  • 泵站入侵检测(准确率98.3%)
  • 设备跑冒滴漏识别(已预警132次机械密封失效)
  • 仪表盘OCR读数(替代90%人工抄表)

四、实施成效与行业价值

4.1 量化成果(截至2025.3)

  • 运维成本下降:泵站人力投入减少57%,车辆油耗降低42%
  • 处理效能提升:污水厂曝气能耗下降16%,出水达标率提高至99.2%
  • 应急能力增强:雨季抽排效率提升35%,内涝事件零发生

4.2 创新示范价值

  • 管理模式革新:创建"无人值守+区域集控"新范式
  • 标准体系输出:形成3项智慧水务地方标准草案
  • 碳减排贡献:年减少碳排放826吨(相当于种植4.6万棵树)

五、项目延展规划

5.1 二期建设重点

  • 部署数字孪生系统(1:1三维建模已完成40%)
  • 接入市政管网监测点(规划新增200个压力/流量监测井)
  • 开发防汛智能推演模块(融合气象局雷达回波数据)

5.2 生态协同愿景

  • 通过与生态环境局数据互通
  • 流域污染溯源分析
  • 排污许可证智能核验
  • 生态补偿金自动核算

案例总结

该项目标志着长三角地区首个实现"厂-站-网"一体化智能管控的水务项目,通过物联网、边缘计算、AI算法的深度融合,不仅解决传统水务管理痛点,更构建起可复制推广的智慧水务建设范式。常州百优智能科技将持续迭代城市级环境治理解决方案,助力"十四五"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达成。

留言咨询

提交

信息提交后,将有专人联系您!